李玉翠,1987年出生在黑龙江省绥化市,佳木斯大学药学专业本科,执业药师(药学)。
她从小就对医药事业充满着好奇和向往,救死扶伤成了在她眼中最崇高的事业。2007年,她虽与医学专业擦肩而过,但她初心未改,依然选择了药学专业。经过了四年的学习和沉淀,于2011年在佳木斯大学药学专业本科毕业。她始终坚持学习,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及业务水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于2015年顺利考取执业药师(药学)资格证。
2015年她全面负责华润黑龙江医药有限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厚积而薄发,仅仅一年时间,作为质量经理的她带领50余家门店一次性通过GSP检查。正因为对医药事业的这份热爱,她在药品生产、批发、连锁等行业工作12余年中,由刚毕业的青涩变成现在的成熟稳重,工作中的她认真负责、不断进取、努力钻研,确保 “零差错”是她的工作准则。
工作的态度可以决定工作的高度,现在她担任华润黑龙江医药有限公司哈尔滨德信行大药房的店长,由之前的质量管理晋升为特药药房(DTP药房)管理,责任和能力的双重体现,正是她踏实肯干,一步一个脚印的真实的写照。
DTP药房面对的基本都是特殊疾病患者,其中不乏各种癌症重症、罕见病,这就对她和她的药学服务团队无论是从安全用药、患教沟通、冷链配送、药物警戒、跟踪随访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带领药师团队以患者为中心,追求用药要专、服务要暖、患教要精、配送要准的原则,先患者之需而行,为整个公司树立了DTP药房的标杆。
工作期间她曾多次获得华润医药商业黑龙江区域“优秀员工”荣誉称号,2022年获得华润集团医药商业“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2023年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特药药房(DTP药房)经营服务规范》正式颁布后,鉴于在DTP药房的工作经验和成绩,她被聘为“黑龙江省DTP药房现场检查员”,并出色的完成了对省内第一批DTP药房的现场检查工作。
用专业服务患者
DTP药房是直接面向患者提供专业服务的药房。作为DTP药房的执业药师,她不仅每天要做好审核处方、维护病历,还要和患者及家属保持沟通,在沟通中她得知很多患者因为出现了不良反应或家庭经济压力大而中断了治疗,也看到很多患者因用药不规范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2022年有一位肺癌的患者,口服靶向药物治疗1年多,病情一直比较稳定,5月份却突然出现了很严重的皮疹、便秘等情况,患者十分担心自己是不是癌症扩散了。在安抚好患者的焦虑情绪后,她详细记录了患者最近的用药规律、饮食、运动、睡眠等情况。在综合评判后,她发现患者近期常吃柚子。柚子富含的一些成分对正常人有益,但过量的话会却会影响患者靶向药物的代谢,并诱发或加重不良反应。
经过她细致的分析和精准的研判,和患者沟通后,让患者用药期间暂时停止吃柚子类的水果及制品,经过几天的观察不良反应症状有明显改善和好转,该患者终于重拾希望,安心抗癌。
面对无助、痛苦的患者,她想的最多的就是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她为患者建立药历档案,深入了解患者疾病情况及治疗情况,跟患者讲解医保政策,让患者享受国家医保报销政策,减轻患者负担;她制定重症患者服务标准,她带领团队用自己的专业帮助患者安全用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安全性,正确处理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更放心的服用药品,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她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用爱心传递温暖
2021年12月,疫情肆虐的黑龙江冬天异常寒冷,69岁的双鸭山卓阿姨在2015年确诊了乳腺癌,经过为期6年多的抗癌治疗,她帮助卓阿姨完成了领取援助药品的申领资质,然而她老伴于大爷却犯了难,因为援助药品要本人领取。大爷说“阿姨的身体不是很好,经不起10多个小时的舟车劳累去哈尔滨取药,并且现在疫情管控回来有可能被隔离”。作为援助药品的指定发放药房,她既肩负厂家对的信任又肩负着基金会的托付,既要保证领药程序的规范又要保证为有需要的患者顺利领取药品。为了不耽误卓阿姨继续治疗,她多次与基金会沟通,终于同意破例以远程视频的方式核实患者身份,通过邮寄的方式收取患者的资料。办理完手续她急忙将药品送到火车站交给了大爷,她相信患者的需求要比履行复杂程序更重要,通过多次沟通最终帮助卓阿姨顺利领取了援助药品。
有一次一个外地患者家属很着急联系到了她,原来张大爷患了直肠癌,他急需一种化疗药品救命,由于所在地买不到,家人非常着急的联系到药房,但因距离太远,冷链药品不能通过普通快递配送。她得知情况后,连夜自驾400公里,当时刚下完雪,路很滑,加之夜间视线不好,开到凌晨一点多终于将药品安全送到患者手中。事后家里人都批评她只顾患者的命,不顾自己的命。她只是笑笑安慰家人。只有她自己知道面对那些绝望的患者而言,及时的救命药是他们生存的唯一希望。
自担任DTP药房店长以来,她服务了上千名患者,也“特别”帮助了很多像卓阿姨、张大爷这样的患者,她们的一句感谢,一个满意的笑容,就像一束温暖明亮的阳光,照亮她前行的路,给了她坚持不懈的动力和勇气,一切付出都值得!
用真诚重燃希望
特殊疾病能带给一个家庭剧变,伴随诊断书而来的是在经济上、精神上的无形压力,往往会将患者和家属压的喘不过气来,许多重症患者因为病情而情绪消极,丧失了生活信心和治疗决心。对于生存的渴望和治疗的担忧,还有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身体上和心理上双重打击使抗击病魔的过程放弃很容易,坚持却很难。
2020年一位肺癌重症患者家属找到她所在的DTP药房,家属哭诉着说,医生告知家属,病人可能只有半年至一年的生存期。她的父亲是肺癌晚期,咳嗽咳血呼吸困难到医院就诊。面对这种情况,她和家属约定共同保守秘密,并利用送药的机会亲自看望病人,给病人讲解在药店接触的很多患者积极乐观、坚持治疗,疾病得到完全缓解控制很好。鼓励他放松心态、坚守希望。回到药店,她尽快查找国内外有关肺癌领先的科普论文,并和主治医师积极沟通了解病情,丰富了辅助治疗、缓解病痛的方案。她的不断开导和鼓励,让患者从身体到心理都逐渐有了改观,由痛苦绝望到重新燃起生存的希望。之后的每个月她都亲自探望这名患者,跟踪回访药学服务,渐渐病患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至今该名患者已经打破病魔“死刑的宣判”,继续创造着生存的奇迹!
正是因为她真诚的关爱和专业指导让众多患者重建生活的热情,重燃生命的希望。
她用自己的真诚、专业的药学服务,让患者和家属树立战胜病魔的的信心。她始终与患者站在同一战线,安慰和鼓励患者,耐心给予他们心理疏导,给他们治疗的希望和勇气,让他们重燃生命的希望。
用质量守护健康
DTP药房经营的品种大多是生物制剂,对温度、储存条件要求严苛,需保证冷链药品全程可追溯,达到来向可追、去向可查的标准。在销售配送时,从药房到患者的手中做好温度保证就是重中之重,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最后一公里”。药品配送前要迅速的将药品从冰箱转移到保温箱中,并在配送过程中密切关注温度的变化,确保药品安全交付给患者。她从质量管理岗位起步,对待工作严谨细致。在药品的储存方面,门店配备了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不间断电源、断电报警器,保证药品在储存环境中没有任何质量风险。
歌德曾经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一个人做事的心态、态度、原则,取决于他对责任的诠释。责任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智、格局和襟怀;体现着一个人的使命和追求,而她的责任就是用一名执业药师的爱对待每一名患者。看似普通却不平凡,看似微小却肩负着生命所托。